1月26日,一次別開生面、激動人心的思想盛宴——“社會經濟轉型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間研究”,在重慶房子【設計堂】上演?,F場座無虛席,幾十位專家學者、200位行業精英就城市公共空間這個熱點話題,展開了一次行業現象的總結與解析,并圍繞“城市”、“復興”、“地域特色”、“生態空間”等關鍵詞發表觀點,進行深入交流研討,堪稱一場規劃設計行業的巔峰盛宴!
大咖云集
到場的來賓都是有著輝煌戰績的實力派干將,針對當前社會經濟轉型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間的生產、消費、使用和營建等問題,分享了各自的真知灼見,并在對話環節中碰撞智慧,展開激烈討論,本次“浩豐大講堂”也因群賢的到場更加耀眼!
【議題闡釋】
浩豐規劃設計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余以平先生主持了當天的活動。首先他代表主辦方對所有出席的嘉賓表示熱烈歡迎。此次活動集結了一批行業內優秀的先行者,我們希望通過浩豐大講堂這個平臺進行交流與互動,讓思想的價值得到徹底的釋放。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院長杜春蘭女士為本次活動致辭:重慶大學一直與浩豐合作,致力于將山地景觀從深度、廣度等幾個方面進行研究和實踐。她希望風景園林各界人士攜起手來,共同為西南乃至全國的行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祝愿今天的活動圓滿成功!
【主題演講】
為了給行業同仁帶來最有價值的專業分享,本次“浩豐大講堂”特邀三位主講嘉賓蒞臨現場進行主題演講與對話。
易蘭規劃設計院合伙人/集團副總裁唐艷紅
《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思維與表達》
唐艷紅女士帶著“在城市化進程中,我們應該做什么”的問題,以京東商城總部、融科資訊中心、望京SOHO、北京1949、麓湖紅石公園、中糧祥云小鎮、昌黎生態小鎮修復等優秀項目為例,總結了現代景觀設計行業的幾大轉向:規劃導向轉為設計導向、追求現代形象轉為保留歷史記憶、粗放發展轉為品質追求、視覺地標追求轉為以人為本空間塑造。演講中,她提到從城市修復、生態修復、濕地景觀三個層面來理解雙修,同時提出城市用地應該讓周邊用戶也能享受到。她認為可以保留現狀,把原有的場地變為整個項目的亮點,這樣本來需要解決的難點也可能變成亮點。
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景觀院院長高靜
《城市更新的景觀設計實踐——以成都為例》
首先,針對城市該如何保持地域特色這個全世界的困惑,以及如何在歷史長河中找回更多生活的細節這個問題,高靜女士通過鐵像寺水街、邛窯考古遺址公園講述傳統歷史文化空間的傳承與嬗變。接著,她以桂溪生態園、青龍湖濕地為例,說明了在城市快速發展導致生態系統有所割裂的情況下,城市大型開放空間如何進行生態系統的重建與更新、保護與維護。而在舊城復興上,她認為應該以人為本,以文化復興來引領空間創意,從而激活城市,讓身邊人感覺到城市的美好。最后,她提出以“開放、包容、共享、生動”來塑造具有活力的新城公共空間。
重慶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師石亞靈博士
《重慶市公共空間的地域特色初探》——解讀《重慶市特色公共空間規劃設計導則》
城市公共空間的地域特色,作為城市軟環境的必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城市總體風貌及綜合發展的重要因素?!吨貞c市特色公共空間規劃設計導則》是黃勇教授帶領重慶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網絡研究團隊完成的研究成果,石亞靈博士代表團隊進行了主題匯報。
【對話】
活動最后,嘉賓們針對“社會經濟轉型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間研究”這一主題進行了對話交流。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風景園林系主任劉駿女士主持了對話環節。
林同琰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黃聰先生在談及自己的感受時說,現在無論是做城市雙修、景觀打造、公共空間,都要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同時要看到技術背后的東西,利益相關者的訴求管理很重要。感謝有今天這樣的機會,大家處在一個好的時代,要一起努力將中國建設得更美麗。
重慶市風景園林規劃研究院院長廖聰全先生針對今天主講嘉賓的精彩演講發表感想。他認為這次活動也是一個機會,能指引我們始終保持初心。
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城市建設事業本部總經理陳宏先生就“一個方案的好壞與甲方有什么關系”與在場嘉賓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針對這個問題,杜春蘭院長認為一個好的設計師應在合理的情況下用自己的專業說服甲方。余以平董事長認為思想是一個設計中最關鍵的東西,當代設計師應有思想、會溝通、會必要的妥協,也要學會什么時候放棄。陳宏表示,甲方的決定有時關乎著生死存亡,甲乙雙方往往同在一個戰壕內,因此統一思想非常重要。
行業精英積極向嘉賓提問。諸如中國景觀未來走向、城市空間地域特色的塑造、重慶的公共空間如何讓年輕人融入進去等問題,都在現場掀起了熱烈的討論。
【現場花絮】
現場觀眾認真聆聽
現場爆滿,過道也坐滿了人
休息期間,來賓現場交流